没有账号?| 马上注册
达州论坛> 城乡 > 正文
黑木耳扮靓好日子
177 0

木北造型

2024/4/11 15:59:36

讲述人: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教授邹莉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对我来说,就是要把实验室建在黑木耳生产第一线,做菌农们需要的真博士、真专家。这份初心,源自20多年前的一次相遇。

那时候,创业刚刚起步的黑龙江省尚志市木耳栽培户许泽成在报刊上读到了我的一篇文章,随即来到学校找我,咨询食用菌栽培技术。在我的帮助下,许泽成解决了困扰已久的难题,很快掌握了食用菌栽培关键技术。后来,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登门请教,或是写信、打电话咨询。

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后,有农户反映木耳栽培原料阔叶树木屑短缺且价格上升。为此,我研究出了以颗粒状木屑为替代原料的仿野生地栽木耳新技术。新技术采用森林抚育后收集的枝丫材作为食用菌栽培原料,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保护了自然生态,一举两得。

还有一次,农户跟我提到了地摆木耳因气候异常而减产的问题,于是我开发了木耳棚式挂袋栽培技术,把菌棒像串糖葫芦一样串起来栽培。以前,一亩地只能摆8000个菌棒,木耳生长还要受制于气候和病虫害,生长缓慢。采用大棚栽培后,一亩地能放4万个菌棒,而且木耳生长速度快、品质好。看到农村地区随地丢弃用完的菌袋菌糠,我又开发了木耳菌糠再利用新方法,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减少了环境污染。广大菌农的需求就是我研究的指南针和努力的方向。

近些年,我带着团队深入齐齐哈尔市泰来县。这里曾是黑龙江省沙漠化较为严重、生态较为脆弱的地区。当地结合自身实际,以生态型农业为方向,将食用菌栽培与加工列为重点发展产业。尽管技术成熟,但县里缺少专业木耳种植户,也没有相应的厂房设备。于是,我们从拌料、装袋、灭菌、接种,到养菌、划口,全程指导农户。在我们的帮助下,农户多了份种粮之外的收入,腰包越来越鼓,当地的黑木耳栽培产业也迈上了新台阶。

为了更好地指导食用菌生产,我经常带领团队下乡举办培训班,讲授食用菌栽培技术,还培养了一大批食用菌领域的“土专家”。

如今,食用菌产业已在龙江大地遍地开花。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张胜、冯家照、高建进、胡晓军、李玉兰、王洋、龙军、禹爱华、宋喜群、王冰雅、张士英光明日报通讯员黄传章、李芳艳

《光明日报》(2024年04月03日07版)
手机二维码 手机二维码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